才知咨询网

居转户  人才引进  上海居转户咨询

上海居转户资讯分类

为什么国企只招应届生?

时间:2023-02-19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亲口问了一个省级移动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经理,是否以后可以通过社招的渠道进入,他的答复是,我们只招收应届毕业生。同样,国家电网的省级单位,也都没有看到有社招的。

  

国企主要是招应届生,但是也会社招。

  

全文2000+字,以自身的经历来讲述为什么国企更喜欢应届生,以及普通打工人如何也能进很好的国企?

  

首先关注我的粉丝都了解,我在互联网公司待了4年,后来转行去了国企,离开的原因就不说了,今天就主要讲一下如何进国企的事情。

  

首先,国企的选人标准和一般的私企不尽相同,来了解一下国企招人的喜好?

  

?1.高材生:学校背景好,成绩高

  

优质国企的核心岗位更偏向于【的本硕】,第一学历重要,【绩点高拿过奖学金】绝对的左边加分右边项。无论是简历关还是面试关,都是有力的武器。

  

2.思想正党性好,红专

  

最好是党员,且做过一定的学生工作。说话表现的比较正,了解国企历史,会让国企感觉你很符合他们的氛围

  

?3.专业对口,合适的人才

  

国企岗位的网申会有明确的专业列表,对于专业不对口的学生大概率简历无法过关!所以国企,特别是央企校招求职,尽量不要跨专业。

  

?4.稳定,契合企业价值观

  

国企更喜欢能在公司长期发展的。避免自己培养出来的校招生,拿到户口就跑了的情况。

  

你对未来的规划,人生追求要尽量和企业的价值观相符合。有的时候还看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因为这很大程度会影响你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

  

PS:最近在做扫地机器人测评,如果有打算入手扫地机器人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我的测评哦!

  

竹林小清风: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真的好吗?

  

?5.“听话”的人

  

国企喜欢稳重踏实属性的,而不是张扬个性的,能在层级分明的体制内踏踏实实干活,就够了。所以千万不要表现得很有个性!

  

对于毕业生来说,在毕业之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毕竟每年大学生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找工作难,若是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更难。

  

大多数人都更加倾向于一份稳定的工作,进入国企和央企是大多毕业生的目标,薪资和工作性质都很稳定。不用担心被解雇,只要自己不犯太大的错误,基本上未来几十年的工作都稳定在国企央企的岗位。

  

国企央企岗位在招聘人数上一般都偏向招聘应届生,一般不会招聘往届生。

  

1.国企央企招聘方式不同

  

国企央企很大一部分招聘人数都是通过内部招聘,尤其是管理层岗位的空缺,都是通过内部培养人才消化。国企央企都有很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晋升体系,比如国企某个管理层有岗位的空缺,公司就会发出内部招聘公告。符合相关标准的员工就可以报名参加。在国企央企内部工作了一些年的人员通过岗位晋升一步步走向管理层。而一些技术层面的岗位,则会注入新鲜的血液。也就是通过校园招聘招纳人才。

  

2.应届生更加好培养。

  

应届生就犹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但是有满腔的工作热情。你交给他的事情,他会很认真的去做,虽然最开始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而且这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第一份工作一般人都会很认真的去对待,而且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高。往届毕业生因为已经工作了几年时间,早就消耗了对工作的热情,不如应届生好培养。

  

3.国家政策要求。

  

央企每年都会吸收一些应届毕业生,是因为央企国企都是国家的中坚力量,要承担帮助提升国家就业率的责任,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数量高达几百万之多,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央企国企自然而然要帮助国家分担。

  

4.应届生有落户指标。

  

应届生有落户指标政策,国家规定每一位新生都要有户口,国家只会颁发一次户口,所以这些户口政策对上一代毕业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作用。已经毕业的学生就已经属于社会人才,就属于社招。

  

看完这些原因,我想提醒了广大毕业生们,如果想毕业后能进入国企和央企,要抓紧时间准备。因为国企央企只招收应届生,所以错过了一次机会就等同于没有机会可言。

  

那么,往届生或者上班几年的打工人就没有机会了吗?

  

下期继续分享:普通上班族如何通过社招进入国企?

  

PS:知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谁了吗?就是这本经典,《贫穷的本质》,作者充分考察穷人的世界,以穷人最基础的思想,教育,理念等等出发,进行深刻的剖析分解,找到贫穷的根源与本质,很多普通人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熟悉的自己,彻底改变观念,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是@竹林小清风

  

985理工男,一个曾经混迹于各大互联网公司后扎根外贸的国企员工。

  

长期分享考证,国企招聘,职场经验,外贸干货等多方面经历~

  

愿我踩坑得到的经验,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咨询请走知乎付费咨询~

  

点赞+关注+收藏~~~~

  

愿以我知乎,解答你所困~

  

许多国企不是只招应届生,还有社招。但应届生往往校招入职都是正式工。这其实背后有更深刻的原因。

  

1、保障公平,减少关系户

  

在中国,到处离不开关系。一个效益好的国企领导压力很大,因为要摆平方方面面的事情。连城管领导都不能得罪。

  

要知道地头蛇闹起来也不得了,小则年终奖金泡汤,大则上级领导觉得你摆不平下面把乌纱帽丢了。

  

如果不限定门槛,各路领导的亲戚你能拒绝?这个收了,那个收不收?某方面条件差了点,领导面子你给不给?结果最后七大姑、八大姨全都进来了,事儿不干,还得好好伺候。

  

因此索性要求必须毕业生,这样其实无形中筛掉了很多人。领导也少烦恼一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

  

2、消化国家就业指标

  

与私企不同的是,国企单位除了有创收任务之外更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是私营单位更喜欢有经验的应聘者,所以每年好几百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标就需要国家单位来“消化”。

  

比如去年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摆在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所以去年很多公务员、事业编和国企单位都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扩招。

  

3、应届生可塑性强,便于培养

  

应届生刚走出校门,很多都是处于“未经世事”的懵懂阶段,思维逻辑和处事方式没有经过社会大环境的“淬炼”,所以可塑性更强。

  

大多数应届生进入国企单位后会以“管培生”的身份存在,在岗位之间轮岗,最终根据岗位和人才匹配情况进行定岗。

  

社招人才本来工作能力也不差,也都经历了社会上的风风雨雨,想忽悠他们拿着低工资没日没夜的加班,那基本是妄想,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用人成本。

  

4、吸收青年人才,激发活力

  

我们都知道国企的员工年龄普遍要偏高一些,企业“年轻化”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不仅可以为企业增加活力,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5、应届生归属感一般较高

  

翻看国企的领导履历,你会发现,做到高层的基本很早入职,从企业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只有早早扎根于企业,才会真正融入其中,奉献一生。

  

应届毕业生面对人生中的第一份职业,会倍加珍惜,工作上会倍加努力上进。相对而言,企业所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会更加值得。

  

我经历过1次国企校招,2次国企社招,均顺利入职,说说我的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国企不是只招应届生,而是绝大部分岗位只招应届生,少部分还是有社招的。

  

国企招聘体量比较大,应届生的数量多,正好可以匹配得上。

  

当年我进的第一家国企,在一线城市的大学城开宣讲会,近万应届生投简历进入笔试,2000多人进入面试,最后500多人拿到左边offer右边,这要是换做社招来操作,不知得招到猴年马月。

  

所以,对于校招这种快捷、方便、靠谱的招聘方式,简直就是国企招聘的最优解。

  

学历虽然不代表能力,但是对于招聘方来说,最高效、最稳妥、风险最低的求职者能力水平的筛选方式,就是学历。应届生只要学历满足要求,那就像流水线产品一样,良品率可控,质量都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线上,也更好交差。

  

比如我应聘的几家国企,生产岗均要求大专以上,技术岗均要求本科以上(当然重本通过率会更高)。

  

有人说,应届生都是白纸一张,没工作经验,进来还要培养,对企业来说不是一种成本吗?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对于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来说,人家本身人才结构就已经相对稳定了,并不需要你一进来就能上岗,人家等得起。

  

而且,白纸一张,除了更有利于从零培养,忠诚度也更高,就像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军训半个月,培训三个月,搞了几个月才到车间报到。这期间总感觉自己一边领着工资,一边玩手机听课,啥活不用干,这单位对我也太好了吧,让人偷着乐。

  

宏观上来讲,国企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这是国企的基本属性。每年那么多应届毕业生从大学里出来,全国那么多国企,应当承担起招聘这些学生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招聘应届生的企业,也会有一些政策上的照顾,具体以各地的政策为准。当然,这些信息作为应聘者来说,我们是不会知道的。

  

校招的条件一般不会卡控太严,只要满足学历、专业等几个条件,都可以应聘,而且岗位数量多,不用担心被关系户挤压掉。

  

而如果是社招就不一样了,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无论是什么单位,社招的岗位条件一定是更加严格的,有时候一些和岗位毫不相干的条件也能加上去,岗位数量也少,这种多半就是定向招人了,很容易产生腐败问题。

  

其他原因,欢迎大家评论区补充。

  

另外前面我也说了,国企也有社招的,那一般哪些国企可能会有社招呢?

  

刚成立的国企,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才的需求比较强烈,应届毕业生对他们来说没办法直接胜任工作,并且没有时间、精力进行人才培养,他们更需要来了就能干活的人才,所以社招岗位会比较多。

  

这类国企其实不太像传统老牌国企,因为人员编制未满,前期进去的人,作为“开朝元老”,一方面可能有更多的晋升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很可能需要身兼多职,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会比较高,工作流程制度不规范,一群人打乱仗。只有熬到人员陆陆续续招到位了,管理规范化了,才有可能轻松下来。

  

朝阳行业的国企发展迅猛,校招来的应届生无法满足业务拓展需要,就只能通过社招来补充战斗力。

  

这类国企进去之后,如果本身能力强,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如果想进国企又想有一番作为,进这类国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一些技术型的国企,对特殊人才有需求,一般会从同行内招聘一些人才,这类机会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少接触到。

  

人员流失严重的国企,比如一些施工企业,人员进进出出,只能全年通过社招来补血。人员流失严重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企业本身有问题,员工干不下去了被迫离开,比如福利待遇不行、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多重原因。

  

二是这个行业本身就是流动性比较强的,人才通过反复跳槽可以实现升职加薪,是员工主动寻求更好的机会去了。

  

如果是前者,最好不要进去,如果是后者,则是个不错的选择。

  

国企喜欢这几类人:应届生、高学历、党员、学生干部、三观正、学习能力好、能独立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口才好、文笔好、形象佳、能吃苦、有文体特长、有政治觉悟、有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等。

  

当然,不是绝对的,总体来说,国企会更希望找到和自己企业文化一致的人才,这样大家能更容易融入团队,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团队协作。所以如果你没有拿到左边offer右边,不一定是你不适合它,也可能是它不适合你。

  

校招的话,参加宣讲会、招聘会,投简历,等通知,依次参加笔试、面试,最后通过拿到录取通知书,签三方协议,体检,入职。

  

社招的话,参加招聘会,或网络上投递简历,最好是到国企的官网去投,消息最新。笔试(部分国企不需要)、面试、录取、体验、入职。部分岗位需要背景审查,主要审查政治背景、家庭关系、犯罪史等信息,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简历方面,不需要花里胡哨,简要一页A4把重点写清楚即可,不要用主观描述自卖自夸,多用客观事实和数据来佐证。另外,切忌简历造假。

  

笔试方面,多刷刷行测,一般上机考试都是考行测的一些数值、逻辑推理题。

  

面试方面,注意形象,多练口头表达,不要紧张,可以找人陪着练一练,大方自信。

  

关于薪酬,国企一般不公开自己的薪酬,网上一般你也找不到可靠的信息,最好的方法有两个:

  

一是问国企的人力,他会给你一个大概的数,这个数值基本就是对的,并且一般会比这个数高一些,因为会有一些隐形的福利补贴。

  

二是问国企内部员工,如果你有认识内部员工就更好了,找他们打听能得到更为确切的消息。

  

最后,如果有什么国企方面的疑问,欢迎点击下方卡片向我咨询,乐意为您提供一对一答疑服务。

  

如果是咨询一两个小问题,也可以到我的左边公众号右边【三千门】找我。

  

预祝顺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银行业,只招应届生有一个原因,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因为你的社会家庭人际资源还没有用过,最适合压榨。

  

在银行业干过的人都知道,现在哪怕国有银行,也是全员营销,股份制银行就更不必说了。

  

指标下来,你怎么完成?新的指标在不断增加,旧的指标还在继续,你怎么完成?刚毕业的学生,社会客户资源几乎为零,你怎么完成?只靠营业时段碰到的客户是不可能的,还会挨不少白眼,那就只能找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来完成。父母亲戚大多会愿意帮你,同学朋友考虑到友谊关系,一开始大多也不太好拒绝会帮你几次。应届生刚刚入职,能给银行带来一堆尚未被利用的资源,帮助银行完成拓户,而社会人士?同样的成本投入又能从他们身上榨出多少这样的资源?而且真的有社会经验的老油子,又有几个会像刚毕业的学生一样还有这么多学生气,真的把指标当硬性任务全力以赴不惜成本地来完成?

  

同时,应届生的父母亲戚朋友毕竟是存量,挖一点少一点,特别是朋友是会欠人情债的,再好的亲情友谊也经不住这样接二连三的消耗,差不多过个一年,你就几乎不可能再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帮助了,面对还在增加的指标,除非你营销能力真的很强,不然大多数人也就跑路了。银行也无所谓,反正你和你的圈子能利用的价值也差不多榨出来了,他们也筛选出了真正适合营销的人,高兴还来不及。何况每年都会有新人进来,给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资源,割完一茬韭菜又来一茬,也就应届生能达到这个目的了,换了社会人士就不现实。

  

所以,有另外两个小问题也能解释了,一是为什么人都不愿和银行人做朋友,二是为什么银行每年都招这么多人

  

先说一个底层逻辑:优质国企特别是央企好岗位一般不社招,油水大的地方谁都想来;容易社招进去的岗位一般都不是好岗位,不是偏远穷,就是老破旧。所以,好岗位即使社招,也轮不到你,为特定人员量身定制的概率偏大。遇到社招又容易进去,你要警惕,别看表面,可能把你派到一线偏远岗位去。

  

曾任国企HR,面对这个问题时常无语,这是国企特别是央企的痛点。以前,企业也想社招。消息还没有发布,人力资源部经理手里接到一大叠条子,接电话接到耳朵痛。人力资源部经理很苦恼,拿着条子给一把手,一把手从自己办公桌里掏出更厚的一大叠条子。班子每个成员手里都有一大叠条子。就几个岗位,上百张各路神仙的条子,满足一个,得罪一片。人力资源部经理出主意,把这几个岗位修改为偏远地区的一线岗位,顿时条子就没了。

  

后来,领导都聪明了,从此关闭了社招的大门,真的满足不了,也得罪不起。天下没有净土。极其特殊的关系,企业也会采取极其保密的方式安置人员,社会上的人根本不知道,企业内部人也不知道,具体方法就是曲线救国等潜规则。

  

所以,你是应届生,千万要尊重基本潜规则,一定要积极参加校招,千万不要等社招。好岗位不社招(关系户太多),好招的岗位一般都不是好岗位,因为没人争的岗位才会放出来社招。比如,工程施工类的国企经常社招一线施工人员,那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岗位,稍微有点家庭条件的谁去受那份苦?

  

当然了,有些传统老国企还有习惯思维,空缺岗位一般只招企业子女,如果走校招,很多企业子女都不够条件,往往就是定向社招,表面上公平公开,其实定向面向职工子女。这种社招,外人很难进去,面试那一关你就别想了。

  

还有一个原因:国企特别是央企体量规模都比较大,内部队伍庞大,自行建立内部培养和成长体系,喜欢培养使用土生土长的人才,这类人才相对忠诚。小私企为什么喜欢社招,就是因为它内部缺乏完善的培养接替体系,社招成熟人才,直接定岗,成本最低。

  

总结一下,国企特别是央企社招难的主要原因:

  

我曾经担任多年的国企招聘负责人,第一次社招一个特殊专业岗位,接受我们部门经理收到129张批条,总经理想了三天三夜,哪个都不敢得罪,发布公告取消这次招聘了。我举这个例子,你就知道社招进国企有多难了?难的是人情关难过呀。所以,那家国企从此永不社招,把门彻底堵死,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轻松多了。

  

PS:职场二十年,HRD十年,历尽磨难,阅人无数,深谙“明潜”双规则,擅解各种疑难杂症,尤其精通国企央企/求职调动/升职加薪/人情世故/饭局文化/副业创收/潜规则和明规则。提供一对一深度咨询,文字回复不少于3000字;知乎首批试点音频视频咨询,每次不少于30分钟;用专业、说真话,好评率100%。移步下方,为您私人订制专属建议。

  

一是难度大的核心因素,招聘数量小。

  

国企尤其是央企,主要招聘渠道是校园招聘,这是因为校园招聘可以批量进行,程序严格,监督多,易于评价,弄虚作假的余地相对较小。社招的难度是,招聘量小,人情关系太多。比如,校招可以规定985是门槛,社招可能会说招聘专业人才,但这个人才怎么界定标准?人才的标准就模糊,你说发表论文多,他说发表论文多不代表他有实践能力,于是就产生了混乱,上级塞一个关系户进来,就说他是人才,你也没有办法否定他。

  

二是难度大的主要因素,竞争压力大。

  

刚才说了,校园招聘有三个硬条件,就卡掉了99%的关系户:一是应届毕业生;二是学历;三是专业。所以,最公平的招聘还是校园招聘,大学生一张白纸,评价标准相对客观,正如三条硬条件。社会招聘,难点是人才的评价。往往是评委说了算,这就造成了关系户走人情的空间。社会招聘,报名的特别多,条件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你竞争压力大,压力大在面试关。内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国企不社招,就是杜绝人情风。

  

三是难度大的原因,就是社招优质岗位要求高。

  

国企社招,除了偏远施工单位、一线操作岗位、劳务派遣岗位大量社招外,好岗位一般不社招,即使要社招,要求的门槛很硬很高,杜绝走后门现象。比如,最近某石化央企搞社招,招的都是内部没有的特殊人才,因为他们新成立了金融风险部,这方面的人才,企业内部确实没有。面向全球招聘,条件高的吓人,一般人根本不够条件。招来的人才,都是国际化的高端人才。这些岗位走后门的不多,因为你来了也干不了。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

  

一是国企特别央企建立新业务模块,企业内部没有成熟人才,或者干脆没有这类专业人才,一般会社招,面向的一般都是成熟人才,应届生就别想了。比如,某央企成立金融板块,内部没有金融专业人才,那么就面向社会招聘成熟人才。

  

二是国企特别是央企也社招紧缺人才,比如,随着业务升级,走向国际,缺乏国际化人才;面向市场升级,缺乏成熟的销售人才,企业内部实在没有这类人才,一般会社招。

  

三是国企特别是央企实行职业经理人或职业雇员改革的领域,比如某央企搞互联网销售,自己没有这类人才,直接全球招聘,高薪招聘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

  

这类特殊、紧缺、升级型的社招岗位,一般面向成熟人才,不面向应届毕业生。同时,这类岗位都是优质岗位,盯着的人也多,很多领导为了避嫌,一般委托第三方或内部成立招聘委员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开严肃的,不太找安置性人员,毕竟招进来要直接做事的。

  

下面,介绍一下,国企特别是央企招聘的渠道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

  

今年毕业生大约900万人,加上这次特殊情况,就业难成为当前热点。很多央企和国企都响应上级号召,为了消化就业压力,纷纷开始扩招。对广大学子来说,今年反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很多人认为央企招聘很难,自己没有关系,想都不要想。今年,求职再难,混得再难,也要应聘央企的职业,试一试央企的扩招。如果你摸透这4个潜规则,进入央企后,余生安稳,越混越好,你就偷着乐吧。

  

第一,央企招聘主要渠道分为四种:

  

一是校招,主要是秋招,还有少量春招。

  

这是大批量招人,比如,2020年,中国最大企业某石化为了消化社会就业压力,首次增加了春招,与秋招计划合并,扩招到一万人。招聘渠道有三种:一种是公司官网的招聘频道,这是最准确的。二种是各大招聘网站发布招聘公告。三种是直接去校园招聘。

  

二是社招。

  

越是好的央企,社招余地越小。因为大家都想把子女送进好企业,社招,相比校招,灰色渠道就太多了。比如,能力怎么界定?经验如何评价?最担心就是裙带关系和近亲繁殖。所以,优质央企很少社招,自己的人才很多,自己培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社招。但是,对一些特殊专业,比如某石化成立金融事业部和网购事业部,原来没有这种专业人才,他们就进行社招,主要招成熟人才。渠道,也是公司主页和招聘网站。

  

三是定向招聘。

  

比如,某石化每年三四月份,就到专业大学的核心专业进行“抢人”了,等不到秋招,核心专业的毕业生,都被抢光了。

  

四是定向安置招聘。

  

比如,转业军人、改制企业安置员工等等。需要央企出面接纳安置的,上级给指标,你必须安排。最多就是让你去面试挑一挑,甚至直接给你派人来了。说是招聘,基本不公开的。

  

第二,央企的招聘程序,主要有四道程序。

  

一是网上报名,进行初步筛选。

  

主要是对学历、专业、外语水平等硬件进行把关。校招,主要面向应届生,就是次年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留学生(留学生给予2年就业期)。

  

二是笔试。

  

有的是现场笔试,有的是网上笔试。其中,很多企业要有外语水平测试。

  

三是面试。

  

面试一般按照笔试的1:3-1:6的比例选取人员。面试,由各单位自己组织。

  

四是录取、签约(三方协议)、培训上岗。

  

有的企业,录取之后,会让你提前入职,早一点实习。有的企业,早早的举办培训班。比如,某银行签约之后,就开始封闭培训,许多人即使参加了培训班,后来又面试了其他更好的单位,不来报到了。

  

第三,央企的录取条件。

  

央企分为很多种,央企内部,招聘单位又分很多种、很多层次,内部单位又分机关还是基层,等等。录取的条件,当然不一样了。

  

一是总部的管理培训生,这个是最高级别的。将来可能去总部工作,起点高,收入高,进步快。所以,要求学历和专业和综合素质都比较高。比如,某石化去年招了60个总部管培生,基本都是清华北大硕士博士。

  

二是央企二级公司的总部。这一块很少招人,因为央企有规定,毕业生不能直接进机关,一般都要在基层锻炼二年,但是有些专业,二级公司机关直接招人,因为急需专业人才。那么,985/211的硕士,是一道基本的门槛。当然了,专业要对口,要过硬。

  

三是央企三级公司。这一块就五花八门了,好的单位,起点是硕士,差的单位,二本就要了。有时候,专业比学校重要。比如,某电力公司招聘,华北电力的核心专业毕业生,可能比浙大、人大的普通专业要抢手。但是,三级子公司的层次,大多数名校生就不感冒了,报名比较少。

  

四是央企的四级公司及以下单位。这里说的就是一线岗位了,分化就更严重了。比如,有的能源企业,所谓的一线岗位,就是到山沟里找矿去了。有的工程企业,所谓的技术员,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研究技术,而是到偏僻荒原的工地上工作了。

  

所以,你要一定要分清招聘的内情啊。你奔着二级公司总部机关去的,结果招进去之后,一竿子把你分配到山沟里的工地上,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每年的一线毕业生流失率还是很高的,就是进到央企之后,以为自己是白领,结果到了山沟里,穿上工服就像“逃荒”的。

  

第四,央企招聘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是户口问题。

  

一般城市,央企肯定给你解决户口。但是,北京上海,户口问题,就是第一大难题。所以,你要一定看清楚,招聘海报上的表述。一种是承诺,全部解决户口,一种是承诺,分批解决户口,一种是告诉你,排队解决(能不能解决就看你的运气了)。这是因为,央企在北京上海,能拿到户口指标是提前核定的,所以,招聘时会注明。千万要看清楚,不是任何单位都能解决户口的。

  

二是工作地点问题。

  

这一点特别要注意,有的招聘海报写的明白,有的就写的含糊。比如,北京单位招聘,工作地点可能写到山东、四川、新疆等地,有的时候,面试官也会问你“服从分配吗?”可能现实就是,你是北京单位招人,可能前几年在新疆、四川等地的一线单位工作。将来能不能回到北京,还要看你的运气。

  

三是分房、住房、租房等问题。

  

有些央企是有分房政策的,有些央企没有。这一点比较重要。你一定要找内部熟人打听清楚,这一点,招聘广告上有的会写,比如,北京某供暖企业,会以分房来吸引名校毕业生。但大多数招聘广告上不会写,这一点差距很大,你一定要打听清楚。比如,有的央企不分房,但是给你每月的住房补贴和租房补贴,有的住房补贴2000元、租房补贴3000元,可以发放十年。你对比工资的时候,这些内部福利,要搞清楚,有的福利比工资水平还要高,如果错过了好单位,真可惜。

  

四是社保、福利等问题。

  

有的央企隐形福利特别好,有的央企就差一点。央企内部的企业之间,也各有各的政策,如果你有熟人条件,一定找个懂行的人打听清楚。比如,有的央企社保缴费基数高,有的央企的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和基数都高。比如,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国家规定是5%-12%。假设你的工资是5000元,有的企业按基本工资3000元的5%缴住房公积金,有的企业就敢按企业平均工资元的12%给你缴公积金,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每月就几千元。

  

五是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问题。

  

招聘海报上,这一块基本不明说,企业之间的差距很大。如果有条件,就要通过内部与行家打听清楚。比如,有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买的是6000元的,有的企业买2000多元,员工看病报销比例和额度都不同,这一块的隐形福利巨大。企业年金,可以按照1-8%给你缴,好单位敢按员工平均工资给你缴,每个月的差距就是一两千元。

  

所以,要应聘央企工作,不仅仅需要掌握招聘渠道,把握笔试面试的要点,还要懂各央企里面各级分子公司的招聘方向和就业地点。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如果有条件,就要通过熟人打听好内部的各种隐性福利(不是熟人,不会告诉你的),真正的差距,并不体现在明面上的工资水平,而是体现在各种综合福利上面。你每月住房公积金500元,北京的单位高的可以达到6600元。你每月挤出2000元租个地下室,别人每月10元钱住着单位公寓,还享受2000元住房补贴和3000元租房补贴。

 

上一篇:为什么国企、央企只招应届生,而不要往届生?网友:涨知识了

下一篇:为什么国家选择在海南建立自贸港而不是上海?

 

推荐资讯18321065021
最新资讯18321065021
热门资讯18321065021
热点资讯18321065021